婚礼
仪式座位表
我们的服务已经帮助全球成千上万对新人规划并实现他们的梦想婚礼!
你也许不想为每一位宾客都指定仪式座位,但至少要提前规划好贵宾和至亲的位置,这非常值得。
如果你们属于那种为宾客名单绞尽脑汁的新人与其说。为了婚宴座位表熬了好几个晚上,只为把每位亲友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那么你们完全可以理所当然地以为:总算结束了!再也不用纠结亲戚朋友该坐哪儿了。但其实,还有一场同样重要的环节需要安排,那就是婚礼仪式。好在,制作一份合适的婚礼仪式座位表,要比规划婚宴座位简单得多。
无论你是打算完全遵循传统,还是想在仪式上加入一些新意,你都会发现:仪式座位整体上其实很容易自然成形。但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座位规划。这样宾客到场时会更安心,至少能大概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一片区域。
创建你的专属座位表
PLANNING . WEDDING — 既好记,又好用。
如何规划你的婚礼仪式座位表
下面我们会介绍传统的仪式座位安排方式,同时也会分享一些让你们誓言仪式更有新意的小方法。
优雅的婚礼仪式座位示意图
传统上,宾客应该坐在走道的哪一侧?
传统上,宾客坐在哪一侧,往往与宗教习俗有关。比如在基督教的异性婚礼中,新娘一方的亲友通常坐在面向圣坛时的左侧;而在犹太婚礼中,这个布局会相反,或者在更传统的仪式中,会按性别分区就座。
开始制作座位表
传统婚礼仪式上,宾客应该如何分区就座?
仪式上安排宾客座位的一般原则,是从最重要的亲友开始往后排。父母、祖父母、直系亲属以及你们的婚礼伴郎伴娘团,都应该离你们最近——如果他们不是在台前站在你们身边的话。
接下来的排数可以安排与你们关系很近的其他家人,比如姑姨、叔舅、表兄弟姐妹等。当然,每个家庭情况都不同。如果你们家人不多,或者你们其实和表亲比和兄弟姐妹更亲密——甚至他们已经是你们的伴郎伴娘——那完全可以在前两排之间灵活调整,根据你们的真实关系来安排。
如果家庭中有继父母,或者因为再婚而有更庞大的家族,这种对传统的“打乱重排”就尤其适用。Brides 杂志曾写道:“在有继父母的家庭中,最传统的安排是由母亲、她的配偶/伴侣以及与她关系亲近的亲属坐在第一排,而父亲及其亲友则坐在第二排。”但前提是这样的安排让你们觉得舒适,并且你确实和母亲比和父亲更亲近。否则,就可以反过来安排。
如果你们很幸运,即便父母已经分开,但仍然关系融洽,那么可以让双方父母都坐在第一排,中间穿插安排其他亲属及其配偶。
哪些宾客需要在仪式上预留座位?
在仪式上给哪些人预留“贵宾席”,是避免伤感情的关键。前面我们只提到了前两排,但实际上,最好是像使用我们的婚礼仪式座位表工具一样,把前 4–5 排都规划出来。
这几排通常应该留给直系亲属,比如父母、祖父母等,以及与你们关系紧密的大家庭成员。一般会包括教父母、叔舅、姑姨和表亲。最能让宾客安心、又带点小仪式感的方式,就是在他们的座位上直接放上名字,让他们一眼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席之地。
直系亲属应该在什么时候入座?
没有担任婚礼伴郎伴娘等角色的直系亲属,通常应在仪式正式开始前不久才入座。根据传统,他们会在普通宾客之后就座,并按照与新人亲近程度的顺序入席。
这种严格按照角色和顺序安排仪式座位的传统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它确实能让整个仪式更显庄重、正式。
婚礼仪式需要多少位引导员(迎宾)?
多年来,引导员(迎宾)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很多现代婚礼中,这个角色并非绝对必要。如今的女宾客完全可以自己找到座位,不再需要男性陪同入座。不过,如果安排得当,这一传统其实非常温馨,而且确实能帮宾客更快找到位置。
如果你们的婚礼仪式较小,宾客不超过 50 人,那么 1 位、最多 2 位引导员就足够了。若有 100 位宾客,至少需要 2 个人来引导大家入座。之后每增加约 50 位宾客,就最好再增加 1 位引导员,以避免入口处拥堵、造成延误。
与传统观念不同,引导员完全不必全部由男性担任。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能自信地回答宾客的问题,并耐心、从容地引导长辈和小朋友找到座位。可以是亲自带位,也可以是给出明确的区域指引。
探索更多与婚礼座位表相关的实用主题
在线婚礼筹备助手(Wedding Planning Assistant)汇集了一整套专业工具,帮助你轻松自主地规划和设计婚礼宴会的座位安排。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婚礼策划服务。我们致力于让软件支持世界上每一种语言,目前已提供以下语言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