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
證婚儀式座位表
我們的服務已協助全球成千上萬對新人,完成他們心目中的夢想婚禮!
你也許不打算幫每位賓客指定證婚儀式座位,但事先安排好重要親友的位置,真的非常值得。
如果你們是那種為賓客名單煞費苦心的新人成雙,為了婚宴座位表,花了好幾個晚上反覆調整每一桌、每一個座位,只為讓大家坐得最合適,那麼你們大概會以為:「總算搞定了!再也不用煩惱誰要坐哪裡。」然而,其實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環節需要安排——證婚儀式。好消息是,製作一份好的婚禮證婚儀式座位表,通常比規劃婚宴座位簡單許多。
不論你們是選擇遵照傳統流程,還是想走比較自由、不那麼制式的風格,證婚儀式的座位通常會比想像中自然成形。不過,為儀式座位做一個大致的安排仍然非常重要,這能讓賓客一到場就有安全感,至少大概知道自己應該坐在哪一區,不會手足無措。
建立專屬你的座位表
PLANNING . WEDDING — 好記又好用,讓婚禮規劃更輕鬆。
如何規劃婚禮證婚儀式座位表
下面我們會介紹傳統上賓客在證婚儀式中如何入座,同時也提供一些做法,讓你們在保留儀式感的同時,仍然保有清新、符合你們個性的風格。
優雅典禮座位表設計
傳統上,賓客應該坐在走道哪一側?
在西方傳統裡,賓客坐在哪一側,與宗教背景有關。例如在基督教、異性戀婚禮中,新娘的家人與朋友通常坐在面向祭壇時的左側;而在猶太婚禮中,則會相反,或在較傳統的儀式裡依性別分區入座。
開始製作座位表
傳統婚禮證婚儀式中,賓客應該怎麼安排座位?
證婚儀式賓客座位安排的一般原則,是從「最重要的人」開始往後排。雙方父母、祖父母、最親近的家人,以及你們的婚禮儀隊/婚禮小組,都應該坐在離你們最近的前排——除非他們本身就是站在你們身旁,參與儀式的一員。
接下來的排數,通常會安排給其他親近的家人,例如伯叔姑姨、舅舅舅媽、堂表兄弟姊妹等等。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你們家族成員不多,或者你們其實跟表堂兄弟姊妹比跟手足還親近,他們也有可能是你們的婚禮儀隊成員。這幾排可以依照你們實際的親近程度自由調整,不必完全照「輩分」來排。
如果家庭裡有繼父母、或父母再婚而擴大的家族成員,那就更需要彈性調整傳統安排。根據《Brides》雜誌的建議,「在有繼父母的家庭中,最傳統的安排是由母親、她的配偶/伴侶及與她親近的家人坐在第一排,而父親及其家人則坐在第二排。」 不過,這只是在你與母親關係明顯較親近時的選項之一。如果你與父親更親,或是其他安排對你們來說比較自然,就大方調換位置,讓座位表符合你們真實的家庭關係。
如果你們很幸運,父母在分開之後仍然維持良好關係,那麼也可以讓雙方都坐在第一排,只需以其他親戚或其配偶穿插其間,避免尷尬即可。
哪些賓客需要在證婚儀式中預留座位?
在證婚儀式中,為哪些人預留「VIP座位」是避免得罪人的關鍵。前面我們只提到前兩排,但實際上,使用像我們這樣的婚禮證婚儀式座位表工具,預先規劃前 4–5 排,會更安心也更清楚。
這幾排通常會保留給直系親屬,例如父母、祖父母等,以及較親近的旁系家人,像是教父母、伯叔姑姨、堂表兄弟姊妹等。最能讓賓客安心、又帶點小小儀式感的方式,就是直接在座位上放上他們的名字,讓他們一看到就知道:「這個位置,是特別為我預留的。」
直系家人應該在什麼時候入座?
沒有參與婚禮儀隊的直系家人,通常會在證婚儀式即將開始前不久入座。依照傳統,他們會在一般賓客之後入場入座,並依照與新人親近程度的順序入席,讓整個流程看起來更有儀式感與層次。
這種比較傳統、角色分明的入座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對新人,但它確實能讓整個證婚儀式更顯正式,也讓重要親友的出場更有份量。
證婚儀式需要安排幾位引導賓客入座的人員(usher)?
所謂 usher(引座員)的角色,這些年來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在現代婚禮中,有時甚至不是必需的,畢竟現在大家都很能自己找位置,不再需要「男士陪同」入座。不過,如果安排得宜,保留這個傳統其實相當溫馨,也能有效幫助賓客快速找到座位,避免混亂。
如果你們的證婚儀式規模較小,大約 50 位賓客以內,通常 1 位、頂多 2 位 usher 就足夠了。若賓客約 100 人,建議至少安排 2 位專門引導賓客入座的人員。之後每增加約 50 位賓客,就多安排 1 位 usher,能避免出入口塞車,減少儀式延誤。
usher 也不一定要全部是男性,這一點完全可以打破傳統。比較重要的是,他們要能有自信地回答賓客的問題,並且有耐心又從容地引導長輩與小朋友找到座位,不論是親自帶位,或是清楚指示座位區域都可以。
探索更多與座位表相關的實用主題
線上版的婚禮規劃助手(Wedding Planning Assistant)匯集了一整套專業工具,協助你自行輕鬆規劃與安排婚禮宴客的座位表,讓賓客就座更有條理、更顯貼心。
我們在全球各地提供婚禮規劃服務。我們致力於讓軟體支援各種語言,目前已提供以下語言版本:










